close

 

產後傷口的護理

 

會陰傷口一般不須拆線,線頭自然會脫落。

大小便後必須用溫開水由前往後之方法沖洗會陰。

因產後之子宮頸尚未密合,勿作陰道內沖洗。

保持會陰部清潔乾爽,以減少會陰受惡露刺激而產生不舒適,並促進傷口之痊癒及預防感染。

產後以經消毒的衛生棉,遮護會陰以吸收惡露,並隨時更換。

更換產墊時勿觸摸內層,由前往後放,勤換產墊。 

採側坐或側臥,減少會陰傷口的壓迫。

採併腿方式下床避免拉扯傷口。

 

 

A. 會陰傷口的護理

(一) 自然產的產婦

由於經陰道生產,會陰容易出現撕裂的傷口,導致產後會陰疼痛。

疼痛程度: 因裂傷大小及範圍、個人感受而有不同。

復原期: 生產完數小時至1天內最痛,待傷口復原後就不再疼痛。

要點:

 

  •  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傷口乾淨,以免細菌感染造成傷口發炎;
  •  由於會陰傷口很接近肛門,每次大解後,務必要採用沖水法清理傷口,以減少傷口感染的機率。

產後(自然產)的傷口護理方法:

1) "沖水法"

-- a. 以 沖洗器瓶沖洗傷口。

 

     沖洗方法:

 

  • 1. 以煮沸過之溫水沖洗
  • 2. 每次大小便後、更換產墊時均需沖洗,沖洗至無惡露止,至少10-14天。
  • 3. 坐馬桶,採上身向後傾斜姿勢,沖洗液由上往下沖洗會陰部
  • 4. 沖洗器瓶口勿觸及會陰部
  • 5. 沖洗後以衛生紙由前往後擦拭。

 --b. 以花灑淋浴方式沖洗傷口

 

優點:

  • 1. 清潔的效果佳;
  • 2. 有助消腫。 

2) "泡水法"--採用半蹲方式或將臀部浸泡在裝有溫熱水的盆中清洗。

優點: 由蒸氣促進會陰血液循環,來幫助會陰消腫,

缺點: 因浴盆的水不會流動,清潔的效果比較差。


(二) 剖腹產的產婦

疼痛程度: 比自然產嚴重。

治療方法: 1. 大多需要注射止痛劑;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. 使用束腹帶固定傷口,減少活動時拉扯傷口而造成疼痛。

復原期: 數天至數星期內可以恢復。

 

產後(剖腹產)的傷口護理方法:

一般建議可使用透氣膠帶,直接貼在傷口上,有助於傷口癒合且疤痕也會比較小。

有些產婦貼透氣膠帶過久會覺得皮膚癢,甚至產生破皮或過敏的現象,此時應該立刻停止使用,並前往醫院診治。

 

緩解對策:

  • 1. 不直接壓迫傷口,可側躺、或坐時可使用水泡,減少疼痛,
  • 2. (必要時)以止痛藥物減低傷口的痛楚。
  • 3. 會陰腫痛較為嚴重者,產後初期可進行冰敷,1~2天後再給予熱敷。
  • 4. 如果產後3~7天出現了傷口紅腫、縫合處裂開等情形,有可能是併發感染,此時需使用抗生素治療。

 

 

B. 腹部疼痛

產後透過子宮收縮來排出子宮內仍殘留的血塊或胎盤碎屑,造成腹部疼痛的正常生理現象。

大多數產婦只會感到覺小腹有輕微的陣發性疼痛。當子宮的收縮力增強時,腹部的疼痛感也會增強。


緩解對策

  • 1. 一般情況,不需要特別治療即能恢復,
  • 2. 可採用熱敷來緩解不適感。
  • 3. 酒精會抑制子宮收縮,西醫建議在產後一星期內,最好不要吃含有酒精的食物。
  • 4. 若腹痛的情形超過半個月,且伴隨有惡露不止、發熱發冷等症狀時,應該即刻就醫診治。


產後的子宮護理

     良好的子宮收縮,可避免產後大出血。

1. 子宮按摩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• 先解小便排空膀胱後,平躺並屈膝,以鬆弛腹肌張力方便按摩子宮。
  • 輕壓小腹,找出子宮的位置(剛剛生產完的子宮高度約在肚臍,每天約下降一橫指),
  • 再用手掌輕按住子宮,以環形的方向進行按摩,促進子宮的恢復,防止產後大失血;
  • 子宮高度變化:剛產後子宮高度約在肚臍,每天約下降一橫指,自然生產者約十天左右,子宮會下降至骨盆腔而致無法摸到它。

 

 

2. 哺餵母乳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• 寶寶在吸吮母乳時,母體會產生生理反射,刺激分泌一種有助於子宮收縮的荷爾蒙,有效地幫助子宮復原。

 

  

C. 惡露異常

「惡露」是產後子宮所產生的分泌物,包含了血塊、白血球、子宮內膜、胎盤等。

復原期: 一般在產後2週至1個月內就可以排淨。

  • 剖腹產產婦: 剖腹時醫護人員已將大部分的惡露和髒血清理乾淨;
  • 自然產產婦: 惡露靠自然剝落,因此排出的量會較多,排出的時間也比較久。

 

正常的惡露(只供參考)           

 
  顏色 流量 特質
產後1~4天多 鮮紅色 與平時的月經量差不多,或多於月經量 有時帶有血塊
產後5~10天左右 漸漸變淡 血量也越來越少 含有較多的陰道分泌物,氣味也會比較重
產後10天之後 淡黃色或白色 量會比平時的白帶多一些 類似白帶

 

 

「惡露異常」: 如果惡露排出的情形與上述不符,甚至惡露量很多或帶有惡臭、異味、大血塊等,須趕緊就醫。

 原因:

     包括子宮收縮不良、子宮內膜發炎、胎盤或胎膜等組織殘留在子宮內、過度疲勞等。


惡露護理的要點:

1. 增進子宮收縮有助於惡露的排出,如: 按摩子宮丶做產後運動等。

2. 注意衛生問題,包括經常更換產婦棉墊、每次大小便後以溫水沖洗會陰部,以免造成感染。

 


D. 乳房脹痛

(一) "乳房脹痛": 大多發生於產後數天至數星期之間。

原因: 乳汁排出不順。


緩解對策

     1) 哺餵母乳者

  • 1. 排空乳汁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產婦餵哺後,若仍出現乳房脹痛,產婦可擠出滯留在乳房中剩餘的乳汁,以舒緩脹痛;
  • 2. 冷毛巾冰敷乳房,減輕乳房脹痛的不適。
  • 3. 暢通乳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推擠腫脹處至乳頭方向,使乳腺通暢,有助解決乳房疼痛。

 

     2) 不哺餵母乳者

  • 建議服用退奶藥物。

 

(二) "乳腺發炎": 乳房有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發炎症狀,甚至合併發燒現象。

 

原因: 大多數是寶寶吸奶時不慎將乳頭吸破,導致媽媽的乳頭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。

 

緩解對策

 

  • 婦產科醫師以抗生素治療;
  • 嚴重的話,須採取切開引流的方式,清理化膿。

 

 

產後的乳房護理

1. 保持乳房清潔,產婦必須每天用清水清潔乳房及乳頭,
2. 可於乳頭上塗抹嬰兒油或特別針對產後媽咪設計的乳霜,防止乳頭出現乾裂的情形。
3. 確保寶寶正確吸吮母乳
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寶寶吸奶時如果只含著乳頭,沒有把整個乳暈含在嘴裏,也容易造成乳頭的損傷。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當哺乳完畢要把乳頭從寶寶嘴裏拉出時,不妨用一隻手指輕輕壓寶寶的下巴,就可以輕拉出乳頭。

 


E. 便秘

原因

  • 腸胃蠕動不佳;
  • 運動量減少;
  • 傷口疼痛(導致產婦不敢用力解便);
  • 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;
  • 精神壓力過大;
  • 生活緊張等。

長期的便秘容易引發痔瘡。


緩解對策


一般來說,不需要特別治療,產後便秘的問題會逐漸改善。

  • 多喝水與多吃蔬菜水果,
  • 產後不可只躺在床上休息,適當運動可以刺激腸蠕動,也有助於解決便秘的困擾。

 


F. 產後運動

  • 促進血液循環;
  • 有助子宮恢復;
  • 有效幫助會陰肌肉收縮;
  • 及強化腹肌收縮力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mma Carla Huynh 的頭像
    Emma Carla Huynh

    Huynh靚太的甲子園

    Emma Carla Huy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